首页 新闻动态 改革评论 研究成果 培训咨询 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 关于我们
改革评论 
专家:中国经济仍在“筑底”供给侧改革是主旋律

中新社上海8月17日电 (缪璐 姜煜)“中国经济经过六年的回调后现在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但接近底部和实现触底不是一回事,在今后一两年的时间,我认为是中国经济最有可能实现成功触底的时间,也是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性超出以往的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刘世锦是在16日举行的2016世纪中国论坛上做出上述表述的,他口中的“点”,是指“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未来中速增长的一个均衡点”,如果再形象一点,就是经济增长形态中“L”型的那个拐点,刘世锦从经济学角度将之称为“转型再平衡”点。

而在中国经济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刘世锦所说,“供给侧改革不能仅仅是个口号,必须真抓实干、突出重点”。

为此,刘世锦提出了几点建议,要纠正资源错配,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行政性垄断行业的开放竞争,城乡之间土地、人员、资金等要素的双向流动、优化配置等。此外还要营造创新环境,激励产业创新,要保护运用知识产权,推动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聚集,形成更多的创新性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有着天壤之别,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袁志刚眼中,这些都是差异资源错配所产生的后果。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也同样认为,“去产能的问题,我觉得跟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或者双轨制,审批和市场同时配置资源有很大的关系”。

去产能必须坚持发挥市场的机制作用,而不能靠行政的办法,似乎成为了此次论坛与会嘉宾的共识。为此,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第一财经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伍晓鹰建议,“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应该是重建市场机制的改革,“我们必须要依靠市场,不能再只依靠政府,更不能采取行政手段这样的办法,去解决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那只能造成新的资源错配”。

当前,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自2016年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便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是6.7%,连续六个季度运行在6.5—7%之间。肖林评价道,“对中国前30年改革开放而言,这个经济增长速度是降了一个台阶,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仍属于高速”。但他同样认为,供给侧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走一段漫长的道路。

肖林总结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一个要素的供给问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其次要解决结构性供给的问题,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提高制造业、服务业效率;此外要解决制度性供给的问题,要深化市场化的制度研究,实现经济运行中政府规制向市场决定转变,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另外就是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这些调整;最后还要创新宏观调控,强化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协同运用,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

上一篇:许宏才在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下一篇:中钢债转股拉开序幕意味着什么?
专家顾问
彭建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郝东升
曾任某央企直属子公司常务副总兼总法律顾问等职务,第一批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
袁敬华
中集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家小组”组长,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主任。
骆志生
国企改革实战专家,著名律师,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首
苏海南
权威劳资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历任劳动部(人社部)计划工
研究成果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管理中股权交易等4
破解东北国企混改障碍的战略选择
产学联合文库: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
经验介绍:某集团公司家属区“三供一
某国有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天津港:关于优化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
国企改革重点不在去杠杆 要将国企推
资料下载
国企改革1+N文件
职工家属区物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范
厂办大集体改革部分政策文件
中国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概述
辰安科技: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

版权所有: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专注国企改革实战咨询


京ICP备200041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