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改革评论 研究成果 培训咨询 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 关于我们
改革评论 
人民网评:国企改革攻坚战须向市场“借东风”

  随着“1+N”顶层设计的先后出台,各界对国企改革的落地充满了期待。3月7日,在参加“两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问题,他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国企改革的“东风”,不是政策的扶持,也不是政府送上的“金娃娃”,而应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对商海竞争的积极适应。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事关基本经济制度,各项成绩不容否定。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方的国企改革踟蹰不前,还在等靠要,甚至不推不前进。究其原因,有环境与政策的因素,但更关键的则是观念的滞后。东北地区有着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市场化是让国企破茧成蝶、浴火重生的关键一招,也是改革者必须首先打败的“对手”、第一座要翻越的山,这方面万万迟疑不得。

  市场的“东风”,体现在“倒逼”二字上。市场化不仅意味着企业要向市场需求瞄准、聚焦,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更要盯住市场主体的标杆,重塑自身的治理结构、决策机制、激励方式,努力克服种种大企业病、机关行政化病,更重要的是制度与观念的创新,文化与理念的再造。只有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发扬市场经济的竞争效率,公有制的优势才会转化为胜势,共同富裕的信心才会转化为“真金”,国企存在的必要性和竞争力才不会再遭无端的质疑。

  国企改革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要成为真正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不走歪路、邪路,更不会走回头路。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不是一句空话,而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想问题、做决策。企业就是企业,无论是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选聘、董事会职权的试点,还是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薪酬分配,都必须体现出现代企业治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唯市场的马首是瞻。

  因此,国有企业须向市场“借东风”,改革的成效最终也得靠市场来检验。市场的需求,说到底就是群众的需求。这场改革中,包括消费者、企业职工在内的广大群众,有没有从中得到真实惠,有没有提振起精气神,是市场化改革是否被买账的关键衡量标准。市场的东风,曾带给国企无限的荣光,也必将带来更多的挑战。中流击水,奋楫者先,期待东风浩荡处更多优秀的“大国强企”脱颖而出,助力我们的基业长青、信心常在。

上一篇:企业如何实现国企改革下的企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依法审理破产案件 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专家顾问
彭建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郝东升
曾任某央企直属子公司常务副总兼总法律顾问等职务,第一批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
袁敬华
中集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家小组”组长,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主任。
骆志生
国企改革实战专家,著名律师,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首
苏海南
权威劳资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历任劳动部(人社部)计划工
研究成果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管理中股权交易等4
破解东北国企混改障碍的战略选择
产学联合文库: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
经验介绍:某集团公司家属区“三供一
某国有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天津港:关于优化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
国企改革重点不在去杠杆 要将国企推
资料下载
国企改革1+N文件
职工家属区物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范
厂办大集体改革部分政策文件
中国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概述
辰安科技: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

版权所有: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专注国企改革实战咨询


京ICP备200041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