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徐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0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中表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必须把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为当务之急。
厉以宁表示,如果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充分挖掘国有资本的潜力,不能从新技术、新产业、新发明、新效率等方向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供给侧发力很难取得成绩。
厉以宁建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管理应分两个层次进行改革。一个层次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管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国有资本的配置和再配置及其效率的变化。另一个层次是:国有企业按行业不同而区别对待。竞争性行业积极探索和实行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所占股权比例不设底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国有企业改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之后,一律按公司法自主经营,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开展业务。
至于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厉以宁表示,应当由国家控股。国家控股究竟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可以依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推行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后,可以在这样的企业中实行明确的人才激励制度,让高级管理人员、在技术发明或市场营销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得到激励。”
厉以宁认为,可以根据国有企业状况,推行职工持股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
“我国至今仍然缺少职业经理人的供给以及供方和需方的交流机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至今尚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职业经理人队伍不可能迅速成长起来,符合条件的职业经理人显然供不应求。”
“我们不能忽略这一问题的存在,然而仍是可以补救的。比如说,可以对现有国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愿意担任混合所有制企业经理人的,进行短期培训,然后听其自愿,加入职业经理人供给行列,应聘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同时脱离原来的就业岗位。如果以前有行政级别的话,那么从此取消原有的行政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