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改革评论 研究成果 培训咨询 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 关于我们
改革评论 
新华网评:国企转制是产业创新转型的基础

  李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三大产业比例失调与产业内部失衡并存,产业结构合理化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环境资源容量超限与“两高一资”项目大量增加的矛盾凸显;低水平重复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合理。

  上述问题或多或少地与国企运行机制不完善有关。比如我国企业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比如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高,在生产、市场、研究和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应该是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在具体操作层面,仍需企业落实。因此,要从根本上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还要从改革的排头兵开始,这就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首先,需提速国有资本的整合与结构转型,扭转国有企业垄断与政企不分的现状,推动混合所有制的落实。以市场为导向,引入非国有资本,形成多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其次,需改革并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业绩考核机制。考虑我国国有企业特殊的股权属性,当前应该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再设计;应该注重长期效益的评价,创新激励机制。

  中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加快国企转制,为实现产业创新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为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预算绩效委员会执行秘书长)

上一篇:从放权让利到分类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专家顾问
彭建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郝东升
曾任某央企直属子公司常务副总兼总法律顾问等职务,第一批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
袁敬华
中集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家小组”组长,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主任。
骆志生
国企改革实战专家,著名律师,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首
苏海南
权威劳资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历任劳动部(人社部)计划工
研究成果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管理中股权交易等4
破解东北国企混改障碍的战略选择
产学联合文库: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
经验介绍:某集团公司家属区“三供一
某国有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天津港:关于优化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
国企改革重点不在去杠杆 要将国企推
资料下载
国企改革1+N文件
职工家属区物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范
厂办大集体改革部分政策文件
中国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概述
辰安科技: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

版权所有: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专注国企改革实战咨询


京ICP备200041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