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改革评论 研究成果 培训咨询 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 关于我们
改革评论 
混合所有制改革须破三大难题

嘉宾

张晖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企业研究所所长

叶 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冯鹏程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主持人: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实习生 农海默

地方国企改革步入快车道,目前已有上海、北京、广东、山东、重庆等超过20个省份发布国企改革方案。纵观各省改革方案,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重要方向,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也成为各地国资改革的重要目标。

新一轮地方国企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着怎样的新含义?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有哪些难啃的骨头?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南方日报特邀专家为您解读。

提高国资证券化率需合理估值

南方日报:各省国企改革方案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重头戏。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个新词,同上世纪90年代相比,本轮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又有怎样的新含义?

张晖明:本轮国企改革对于混合所有制的态度是积极发展,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解更加深化。

叶青:两次国企改革的基础不同,这次国企改革是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来解决国企的某些长期存在问题。

冯鹏程: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了很多年,本轮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否放权,能否放开限制领域、不设置太多前置进入条件。

南方日报:在各地公布的方案中,基本都有提高资产证券化率这一目标。以广东方案为例,到2020年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要上升到60%。为何各省对资产证券化率提出较高且明确的目标?

张晖明:资本市场是对资源、资本进行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国有资产的证券化就是借助证券市场作为配置手段,实现多元出资的具体表现形式。国有资产证券化以后,就可建立更为客观公平的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借助资本市场获得公平的资本定价,便于兼并、重组、收购等。

叶青:国有企业上市与否,受到的监督程度是不一样的。目前来看,可以通过国有资本上市的方式,使得国有资本公司受到更全面的监督,进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冯鹏程: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不少地方敢于提出比较具体的目标,反映地方政府国企改革决心、力度很大。

南方日报:就目前而言,提高国企资产证券化率难处何在?

张晖明:资本市场非常规范,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以国企上市来说,其需要符合上市的多项条件,比如土地、环境、社会保障、历史遗留等问题以及上市后所涉及的财务公开和对投资者的回报能力问题。国有企业上市,就要把上述问题理清,而这需要一个过程。

叶青:国企资产证券化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确定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价值,以及是否被投资者所认可。

冯鹏程:提高国企资产证券化率,难在国有资产价值评估。技术层面不是难题,但顶层设计需要加以改善。特别是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才有利于对国有资产进行准确评估。

充分竞争合理定价避免国资流失

南方日报:有人担忧,新一轮国企改革可能伴随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张晖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涉及到不同资本的相互融合,涉及到如何给资本定价。推进混合所有制,如何实现信息透明公开、寻找合理定价非常关键。

叶青:国企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国企资产评估非常关键,要充分展开竞争,合理确定价格,让国有资本不至于流失。对于地方国有资产评估,国家应该给予一些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同时,要完善相关规定,注意防范拍卖市场相关问题。

南方日报: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接下来的改革将遇到哪些难啃的硬骨头

张晖明:有两个方面,对内是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激励约束问题。中央此前通过了关于央企高管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国企高管薪酬及职务待遇方面的管理。实际上,在国企体系中,央企尤其是金融领域高管薪酬高,很大程度并不是因为其经营业绩好,因此必须调整。

对外而言,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要打破行政垄断,真正引入竞争来合理定价。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业界普遍认为应先开放竞争、再推进混合,否则就可能无法合理定价。因为只有经过充分竞争,资本价格才能够被市场充分发现。

叶青: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有三大难题:人员如何安置是最大难题;二是国有资产如何评估;三是机制上的转变,从国有独资企业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原来的国企管理者如何与新股东对接等等。

仍需提高民企积极性

南方日报:民营企业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参与方,目前来看,他们的参与热情并不是很高。发改委首推80个基础设施项目,仅四成有民资进入。在本轮国企改革大潮中,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张晖明: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民营企业必须伴随市场发育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地矫正自己的经营理念。既然民营企业已经发展起来,有一定资本积累了,就应该有国民经济的担当。

叶青:目前发改委开放的80个项目范围还比较窄,项目吸引力不够,导致民企参与积极性不高。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就要做到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做到的,交给社会。

南方日报:国企改革地方版方案纷纷出台,原定9月出台的国家版方案推迟。这对地方国企改革有着什么影响?

叶青:国企改革国家版迟迟不出台,我认为中央是非常慎重的,是经济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数据来说,央企资产数目太大,改革并非儿戏。我预计,国家版方案将在各省方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再上升到国家层面。现在相关部门应该在密集地进行调研,筹备国家方案。

冯鹏程:国家版方案尚未出台,地方对中央意图理解不一,导致部分地方政府改革放不开手脚,存在观望情绪,提出的改革方案也多为原则性政策。但对于敢想敢干的地方政府而言,也可以进行更多创新和发挥

上一篇:孙昌军:混合所有制的中联重科“五大法则”    下一篇:周俊生专栏:国企员工持股应与混合所有制改
专家顾问
彭建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郝东升
曾任某央企直属子公司常务副总兼总法律顾问等职务,第一批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
袁敬华
中集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家小组”组长,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主任。
骆志生
国企改革实战专家,著名律师,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首
苏海南
权威劳资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历任劳动部(人社部)计划工
研究成果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管理中股权交易等4
破解东北国企混改障碍的战略选择
产学联合文库: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
经验介绍:某集团公司家属区“三供一
某国有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天津港:关于优化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
国企改革重点不在去杠杆 要将国企推
资料下载
国企改革1+N文件
职工家属区物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范
厂办大集体改革部分政策文件
中国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概述
辰安科技: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

版权所有: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专注国企改革实战咨询


京ICP备200041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