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慧姣
去年,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国企改革的政策措施,其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头戏”。
“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将有一批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类型。”省政协委员吴长顺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既能化解国企缺乏活力和创新力的问题,也能化解民企缺乏实力和创新力的问题。”他表示,“要推动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就要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顶层设计。我省国有企业分两大类:一是准公益性企业。这类国有企业以社会公益目标为主,兼顾经济指标。二是竞争性企业。对于准公益性企业,可以采用国有控股的形式,适当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及运营;对于竞争性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律和机制,引进非公有资本参股甚至控股,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还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资监管要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转变国资监管方式,实现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
“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企业应排除绝对控股,改为相对控股,即不管国资、民资还是外资,谁都不能‘一股独大’。”吴长顺认为,“应该放宽非公资本准入条件,目前,有些行业和领域中非公有资本进入门槛高,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从行业和领域准入到环节准入细化放宽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此外要在改革进程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吸取过去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和教训,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全面做好制度安排,防止国有资本再次因改革而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