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国资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气会上,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就十八大以来国企混改进展情况作出了介绍,并明确了混改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思路。
翁杰明介绍了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进展成效。一是大多数国有企业已在资本层面实现混合,从产权层面看,截至2017年底,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到69%,省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到56%;二是充分竞争领域国企混合程度更高;三是上市公司已成为国有企业混改的重要载体,截至2017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中约65%已进入上市公司,省级国有企业约40%的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此外,混改各项试点梯次展开不断深化,促进国有经济结构优化、效益提升。
在做法方面,翁杰明表示,国有企业正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施双向混合,既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也积极支持非公企业发展。2013—2017年,民营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中央企业混改,投资金额超过1.1万亿元,省级国有企业引入非公有资本也超过5000亿元。同期,国有企业积极投资入股非国有企业,其中省级国有企业投资参股非公有企业金额超过6000亿元。中央企业“压减”减少的11650户法人中,超过2000户的控股权转让给了非国有资本。
翁杰明表示,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按照市场规则推进是国企混改的重要思路。国企通过改制上市、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新设、市场化重组以及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与民营资本进行广泛合作,互利双赢。
翁杰明就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行了部署,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中心地位,坚持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紧密结合企业功能定位,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大力度引入民营资本。针对企业的不同层级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引导在子公司层面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是全面结合各项试点,统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企业联动推进相关改革,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重点推进所属企业混改,增强资本流动性;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点企业将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各类资本,打好改革“组合拳”。
三是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引入更多非公有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提高重点领域开放力度,向非公有资本有序扩大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增加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切实完善机制强化激励,实现混改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切实转换对混改企业的监管方式。对混改后的企业,从传统的对国有独资公司监管模式转为对多元股东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治理机制,重点抓好事中和事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进一步厘清政企边界,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好地与市场经济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