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巡查组为我局解除企业办社会之忧,为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办了实事”。9月初,市营商环境巡查第4组收到中铁大桥局等单位对督办问题结果满意的回函,感谢巡查组和汉阳区有关部门及物业公司及时解决了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难题。
中铁大桥局在汉阳辖区内有四片自管房小区,近万套职工宿舍,除一片列入归元片旧城改造征收计划外,尚有3129户需移交地方物业管理。该局去年按中央部署与汉阳区协议“三供一业”移交工作,但清算核资审计、改造工程设计预算和移交方案可行性研究等多项工作进展缓慢,眼看央企在2018年8月底物业维修资金申报的政策窗口期大限将近,而许多具体问题不能达成合约,一旦得不到国家专项预算补助,则要由企业负担巨额改造移交费用,该局领导一班人心急如焚。
据了解,2017年6月武汉市召开加快解决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推进会后,汉阳区就闻风而动,整体部署成立专班,分街划片,分步推进,但是辖区有中央、省、市国企单位136家,家属区多且小型分散,供电、供水、供气设施落后,又没有物业管理机制,许多企业在规定时限内达不到分离移交标准条件,而且工程改造任务重,配套资金量大。就中铁大桥局而言,宿舍区完成改造移交后,每年物业费预算收支缺口达100万元。
针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政策性强,时间紧,要求高,涉及面广,各个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政策不一样的特性,巡查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带着企业提出的问题,专项巡查走访汉阳区国资、房管等部门,深入各有关街道和2个国有物业管理公司调查摸底,组织管理部门、街道、国有物业公司和移交企业多方协商,评估测算,从实际出发,既充分运用上级财政补助政策,又厉行节约实用,同时发挥“红色物业”引领作用,促使区政府、移交企业和物业公司聚力推进“三供一业”移交工作。
目前,中铁大桥局、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国机集团武汉电器研究院、长航集团、国家电网湖北公司等一批大型央企已与汉阳区国有物业公司达成了移交协议,做到“移交企业交得出、物业公司接得住”。湖北耐特重工等一批企业宿舍量少、分散,则联合辖区街道签订三方协议,在建立新型物业管理机制的同时,对接社区管理服务,强化“红色物业”管理。移交协议敲定后,巡查组对汉阳区发出督办通知,要求区委区政府督促各方责任主体,在规定时间节点内落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
经过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除111户市属企业待全市统一部署推进外,已有12家中央、省属企业与2家物业公司签订正式协议,陆续开展“三供一业”改造工程。为驻区中央、省、市企业解除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发展主业创造良好条件。(唐义)
|